Home
清洗服务 - 陶氏_GE_海德能_东丽_世韩
纳滤膜清洗法-物理清洗
发布时间:2022-11-22
纳滤膜污染通常是指溶液中的溶质、膜以及溶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些复杂现象,主要包括膜面污堵、化学破坏以及细菌生长几种情况。
清洗时机主要依据以下参数的变化来选择
(1)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
(2)为维持正常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地给水压力增加 10%~ 15%
(3)产水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
(4)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以上标准的基准条件,可考虑取自系统经过最初48h运行时的纳滤膜的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水温度降低,膜元件产水量也会下降,这是正常现象并非纳滤膜的污染所致。预处理失效,压力控制失常或回收率的增加也将会导致产水量的下降或透盐率的增加。当观察到系统出现问题时,此时膜元件可能并不需要清洗,应该首先考虑这类原因。正常的清洗周期是每3~12个月一次。如果1个月内清洗一次以上,需对纳滤预处理系统做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或者重新设计预处理系统。如果清洗频率是每3个月一次,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如果膜元件的性能降低至正常值的30%~50%时,清洗将不能完全恢复膜元件的性能,此时需考虑更换膜元件。
纳滤膜物理清洗方法
(1)水力方法: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料液循环量对膜面进行较长时间的冲刷,以去除附着于膜面的污染物,有利于提高通量。这种方法最简单,但这处理过的膜,通量恢复值较低,经短期运转后透水性能再次快速下降。
( 2)气-液脉冲:往膜过滤装置间隙通入高压气体(空气或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气体脉冲使膜上的孔道膨胀,从而使污染物能被液体冲走。这种处理方法较简单,对于初期受有机物污染的纳滤膜是有效的。
(3)保护液浸泡:在MPS-44纳滤膜分离林可霉素(又称洁霉素)废水的实验中发现,当用保护液浸泡受到严重污染的MPS-44纳滤膜4天以上、并经酸和碱液清洗时,膜的通量基本能完全恢复。这可能是保护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嵌于膜内的残留污染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疏通了水通过膜的通道。只是该法耗时太长,膜的有效利用时间缩短。
清洗后的纳滤装置压差、出水流量、膜透过率都恢复到了正常范围。此时,出水水质得到了提高,纳滤膜通量恢复到了正常的20L/(m2·h),达到了清洗目的。